第六章 兵不厌诈(一)(1 / 2)
第六章兵不厌诈(一)
庞统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便不在多留,心情极佳的走了出去。
庞统走后没有多久,郭嘉便来了。
张浪见郭嘉到来,放下手中的事情,笑意盈盈道:“我知奉孝一定会来,来坐这里吧。”
郭嘉也没推辞,没等屁股坐热便开口道:“主公真的决定拿下历下后让周瑜进取关中吗?”
张浪没有回答,反而是奇怪道:“我倒以为你会来问我怎么就派庞统去历下城呢?”
郭嘉笑着道:“庞统此人虽盛气凌人,飞扬跋扈,但确是有真才实学。他去历下城,嘉倒也认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此人如此自负,只怕早晚会有失足之时。主公还是早有准备好。”
郭嘉虽然承认庞统的才学,但语气里还是藏有不满之意,张浪人老成精,哪里会听不出来?他也没有点破,只是笑呵呵道:“此事我自有分寸。至于你说的事情,我倒还没有下决定。”
郭嘉沉声道:“表面上主公的地盘不断扩大,势力越发强盛,但细细一想,却有很多隐患,曹操兵起扬州,苦心经营的却是兖州,可以说曹操的势力在兖州极为根深蒂固,此时表面形势上都为主公所压制,一旦战线不利,所有的矛盾只怕会全部激发。而且此时蜀川势力如日中天,只怕一旦与刘备翻脸,最终要面对二线做战的不利局面。”
张浪感叹一声道:“此事我自然知晓,我现在什么也不担心,只是担心时间不够啊。”
“主公的意思?”以郭嘉的精明,依然难已理解张浪的意思。
张浪端起茶具,轻轻的品尝数口,只感觉香气扑鼻,清爽无比。张浪这才缓缓道:“我若想进军西蜀,大至可分三路线:一由江陵出西陵,沿三江而入蜀,其中夔州江关是其关键;一路由襄阳穿大洪山与荆山之间的河谷低地可至江汉平原,再沿汉水向西上行可至汉中;另一路可出关中而走陇右。三路中,虽说由江入川者,皆可成霸业,但川军扼夔州江关,占有地利上的极大优势,如若想出军而上,必然要多番苦战,还不一定能拿下。而汉中群山环绕,蜀道更是难行,又有关羽此等上将把守,难已攻克。为今之计,只有出关中一路,走陇右夺陕西,或出奇兵,这样相对而言把握性更大。所以来说,要想灭蜀,关中寸土必争。”
这一点上,郭嘉当然知道,所以他没有接张浪的话,只是默默等着他接下来再说。
张浪又接着道:“假如我能在刘备夺取关中之前,大军逼过黄河,压至黎阳,动摇北方基业,那么我必然会派周瑜西入长安,争夺关中四塞。只要我能稳住武关、控制散关,再派两员大将一守西陵、一守襄阳,在几处险峻要冲之地严加防守,那么就算刘备兵力如何强大,想踏出中原之地,也是难上加难。只要这几处能顶上两三年,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拾曹操,一统北方。然后再调头收拾刘备,征战西蜀。”
郭嘉忽然想起周善的水军部队,假如让张浪拿下历下城,驱水军入黄河,收黄河以南的大片疆土之后,全面把战火烧至黄河以北,那周善的水军就起决定性的打击做用。想到此时,郭嘉有些懔然的看着张浪,难道在数年之前,主公就想到这步了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太让人震惊了。郭嘉压制心里情绪,平静道:“呢,往后你就会明白了。”
高顺怀疑的看着徐晃,见一向不服人的他此时满脸钦佩的神色,心里才稍稍有些安稳。
徐晃又与高顺嘀咕嘀咕一阵子,后者这才一脸惊疑的离去。
此时的庞统正一脸笑容的跪坐在席桌前,席上摆满了美酒、精致的佳肴。
而在庞统上座的赫然是夏侯渊,对面的是荀攸,而余下数人,都是夏渊的得力干将。
夏侯渊盯着庞统,见他长的如此狎琐,心里不由有些轻视,假如不是荀攸极力推崇,只怕夏侯渊早已拂袖而走。
荀攸笑容满面,举起酒樽道:“庞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此次前来投靠,实在是丞相之幸也。”
庞统仍是那副高傲的表情道:“不敢不敢,河北人材济济,统米粒之光,怎敢与皓月争辉。”
荀攸微笑道:“庞先生何必自谦,只是风闻庞先生一直在江南云游求学,不问世事,今日忽然前来,的确感觉有些惊讶而已。”
庞统哪听不出荀攸话里之音,荀攸明显对自己保有戒心,不过庞统也不为许,只是点头道:“确是如何。不过统夜观天象,只怕近日中原形式会有大变,所以才决定出山,一佐明君。”
荀攸用手指轻轻敲着酒樽,两眼深不可测,偶尔还会露出丝丝光芒道:“喔?会有何变?”
庞统想也不想便道:“将星闪耀,群星黯淡,破狼归位,三星太冲,紫气东升,天宿难定。”
本来故做养神的夏侯渊蓦然睁开双眼,犀利无比道:“既然紫气东升,庞统为何还投丞相?”
庞统一点也不畏惧夏侯渊,悠然自得道:“以貌取人者,比比皆是。以慧眼相称的张浪也不例外。更何况以比张浪差上不止数倍的别人……”说完这话,庞统眼神已飘至夏侯渊身上。
夏侯渊差点打破酒樽,怒视庞统。
荀攸眯起眼睛摇摇头,叹口气道:“凡人观貌,智者观心。自古以貌取人者,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