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两面夹击(1 / 2)
牛渚重地,杀声震天,火光闪耀,太史慈和陈武奋力当先,在火光下全然鲜红,如索命叛官。领一万不到徐州士兵,从牛渚背后冲杀张英大寨。虽然士兵一日双战,加上长途跋涉,体力消耗极大,但个个士气高昂,勇不畏死,英勇杀敌。顾然平时的训练因素极大,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都知道江津上的大军人马,马上就支援来了,只要自己能挺过这关,便重重有赏,也许还能升官发财。在这样的信念强力支持,徐州士军虽人数不占上风,并个个身体疲软,但战斗力却一点也没减下。双方胶着。
张英则叫苦连天,自己陆上大寨,依山伴水,布置有序,进可攻,退可守。而为了方便补给,可谓后门洞开,自己从没有想过徐州军会从后门相袭杀来。当得知援军败回,就隐隐感觉不妙,如果匆忙之下改变大寨防守阵线,末见其利先受其害,大军还没有开打,就会混乱的不得了。无奈之下,只有硬着头,自领大军战太史慈,而徐州军虽兵不战优,个个却悍勇无比,一个倒下,另一个马上扑上来。反观已方,士气低沉,多有畏战。
牛渚大寨的每个角落里,都有两方士兵奋力冲杀,一时间惨叫连连,血肉横飞。
月光照在这个人间地狱上,海风伴着血腥味吹过每个的神经,每把挥舞的刀剑,都不时滴出鲜血。
有好几个营帐都着了火,浓烟滚滚,张英的士兵根本没时间来扑灭,只有麻木迎着徐州士兵搏杀。
太史慈领一队的援军又不见人影,心慌下,防线终于被打开缺口,好战的典韦更是一马当先,不折不扣的急先锋,而蒋钦周泰也知典韦武勇,双双领兵冲进大寨中央,朝中军大寨杀去。
张英大寨中,灯火亮如白昼,两边亲卫,左右来回跺步中,汗水湿满脸上。众人明显感觉他的焦虑之色,个个心里一片黯色。当主将都对自己军队失去信心之后,更不用说士兵了。张英脸上青筋时隐时现,有些紧张搓大手,虬須倒立,边喃喃道:“樊能援军怎么还没有来,正常情况下就应该到了?”两眉一皱,忽然惊中起来道:“莫非出现了什么意外?”心中大乱如麻,冷汗直流,自己的救命稻草啊。想起张浪手段,越想越有可能,心情极差,脸如土色,“难不成援军已半路被伏?”
边上一健将虽心里没底,不过还是安慰张英道:”将军不必担心,也许路上耽搁不定。”
张英忽然冷笑,两眼阴沉光芒一闪,有些怒道:“樊能早对某心存不满,定是想看张英好下场。”
众士兵齐怒,大骂樊能小人,不顾事情轻重,为报私仇,弃大敌不顾。
难为张英和他亲将了,其实樊能倒大大咧咧,和张英不快的事情,他早就望了一干两净,只不过自己领的一万士兵虽没有被伏,却行军到一半路途时候,忽然有士兵快马消息而来,言秣陵江面发现大批敌军,大约有三四万人左右,可能有更多。极有可能是张浪大队主力人马杀奔而来。刘繇下令樊能支援牛渚军队快快退回,先保秣陵。
起先刘繇苦思冥想,怎么会有如此多人马出现在秣陵江上,不是都攻打牛渚了?忽然脑里一闪,担心想道:难不成张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攻牛渚暗偷秣陵,攻打牛渚张英人马只是幌子,而正真用意却在秣陵大军援牛渚时,趁其空虚一袭得手?越想越有道理,思量再三后,还是老窝加小命要紧,急派人追回樊能和他士兵,等击退徐州攻打秣陵军队后,在夺回牛渚。况且张英熟读兵书,加上张浪主力在秣陵,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攻下。
其实江上不过是练荣带的一万士兵罢了,只是为了使牵制效果更好,能压住刘繇大军不能调走,徐庶用计大布疑兵阵,竹筏上多扎假草人,然后穿上军服,再派几个士兵掌浆,前面都是真货,后面大半是渗水,结果黑夜中,刘繇果然上当,急调回樊能兵队。
张浪已经上岸了,领着晏明和韩莒子等一班鹰卫,一同登上哨台楼榭,远远观战,鸟瞰牛渚。一阵腥味的海风迎面而来,众人发热的头脑随之清醒不少,的热血忽然安稳不少,骨子里的噪动也开始平息,只是闻着那刺鼻的血腥味,又有一股难言的兴奋泛起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