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风流三国 > 第十四章 焦尾琴

第十四章 焦尾琴(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很明显看的出来,这不是常规军队。因为大军中有男女老少,而且个个携带远行的包袱,更有车马重辎,倒像搬家一样。难道这是从洛阳退回来的起这焦尾琴又有一个故事,叫蔡邕救琴。

灵帝不识人才,使蔡邕落魄他乡,在隐居常州溧阳阳平陵城东南高邃山(今观山)的时候。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当拿出来的时候,蔡邕的手都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去掉焦皮,按宫商,调音律,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如天籁绝音,动人致极。后来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又叫它“焦尾琴”。

待士兵拿出焦尾琴到蔡邕面前,蔡邕望着古琴,脸现沧桑之色,爱惜的抚myi琴身,感叹不于。

有时候,蔡邕感觉这不是单单琴了,而是自己的化身。如若没有自己发现这块桐木,相信就没有焦尾琴。同样自己怀才不遇,隐居吴地12年,寄情山水之间。如果没有董卓的提拔,自己也不会有今天。哪怕是自己看不惯他的骄横之风。

蔡邕痴痴望了焦尾琴半响,这才命士兵递到张浪面前。

两人这才有时间打量这早已失传宝物。

焦尾琴长六尺,安十三弦,有二十六徽。弦用金蚕丝制成,轻轻拔弄,坚韧而发音纯正,余音绵长不绝;琴面板的外侧有二十六粒白色小圆点,称徽。白玉做成。琴尾部份已被烧焦。琴身花斑断纹,给人强烈的历史感和苍古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