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是 你(1 / 1)
发出声音的人是屠夫,屠夫说话的同时猛然间对着酒吞童子和他身后的倭国百鬼出手了。
一把燃烧黑色冰冷火焰的大刀,骤然出现在屠夫手中。屠夫对着酒吞童子和倭国百鬼拦腰横斩,酒吞童子被这突然出现的攻击惊的倒退几步。他连忙掏出腰间的倭刀来抵挡,屠夫的一刀不可谓不霸道。虽然酒吞童子用倭刀堪堪抵挡住屠夫的一击,可他身后的倭国百鬼被这一刀散发的力量直接拦腰斩杀了不少。
酒吞童子紧紧握着倭刀的双手,那双手颤抖不停。屠夫看到酒吞童子接住自己的一刀,没有任何犹豫的已砍变刺。酒吞童子连忙挥刀抵挡,可屠夫的大刀不只霸道;他每次出手的角度都很刁钻很辣。每次出刀都是杀招,酒吞童子应付的很是困难。
就在酒吞童子被打的节节败退之时,一把血红色的倭刀对着屠夫的肋下刺出。屠夫侧身避开突然出现的倭刀,一击横斩劈向酒吞童子。酒吞童子抓住红色倭刀攻击屠夫的机会,向后急退几步避开屠夫的刀势。
增损二将看到屠夫被偷袭,猛然出手想还击。屠夫挥手拦住二人,不屑的说:“滑头鬼,你下黑手的本事不错啊。”
一个身形佝偻的老头,在酒吞童子身侧骤然出现。老头拿起手中红色的倭刀看了看,诡异的阴笑道:“可惜啊,刚才那一击被你避开了。我和我手中的红樱,还没有尝到你鲜血的味道呢。”
“哈哈~,就凭你?滑头鬼,你在我眼里根本不入流。酒吞你们俩个一起上吧,拿出点真本事出来。别让我就这么杀了你们,我没时间和你们这群杂碎浪费时间。战吧!”
酒吞童子和滑头鬼互看了一眼,酒吞童子邪魅的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
“阁下太过于心急了吧,真正和阁下对战的不是我二人。是他!”
酒吞童子说完,就和滑头鬼让开身形。在倭国百鬼后面,缓缓走出一名身穿红色倭国铠甲的武士。当那名红甲武士走到近前,屠夫沉声喊道:“是你,织田信长。”
织田信长(日语:织田信长[28],\/おだのぶなが,1534年6月23日-1582年6月21日),幼名吉法师,出生于尾张国的胜幡城或那古野城(今爱知县西部名古屋市)[1][2],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割据地方的势力率军前往京都[3])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
元龟四年(1573年),织田信长将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从京都放逐,至此室町幕府灭亡。天正十年(1582年)6月,在即将一统全国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他死后,部将丰臣秀吉和盟友德川家康在他奠定的基础上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本能寺之变
天正十年(1582年)夏天,织田信长准备派三男神户信孝、重臣丹羽长秀等军团进攻四国的长宗我部元亲。关于明智光秀的异心,有一说是光秀认为自己未被赋予进攻四国的任务,而开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会不会像林秀贞、佐久本能寺之变的明智光秀
天正十年(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为了骏河国领地增加的宴会抵达安土城。织田信长派明智光秀负责接待,明智光秀从15日到17日专注于接待德川家康。在德川家康停留的这段期间,正在攻打备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长要求援军,并提到“毛利军有率大军往高松城救援的动作”。织田信长答应派兵后,解除明智光秀的接待任务,改命其带兵前往援助羽柴秀吉。据《明智军记》所记载,因光秀准备的接待餐宴质量不佳,织田信长令其随从森兰丸敲光秀的头。
5月29日,织田信长为准备出兵远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后则逗留于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军却突然迅速出现于京都,并于6月2日袭击本能寺。当时,因属下兵力对信长的信赖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缘故,光秀于进攻本能寺时,并没有告诉部下攻击的目标是信长。据言率领森兰丸、坊丸、力丸、伴正林等约100人的信长本身亦持枪奋战,负伤后返回房内纵火自杀,享年49岁。[11]当时本能寺为大火烧毁,通说是认为信长已死于寺中,但明智光秀的女婿明智秀满遍寻不到信长遗体,有一说是信长遗体已被仰慕信长的僧侣与部下秘密地埋葬了。其长子织田信忠得知消息后,与村井贞胜于附近的二条御所抵抗明智军,最后亦不敌自杀。而黑人兵弥助在本能寺之变中,直到最后都和信长一同奋战。为光秀所擒后,赦免后,被强行送至耶稣会。[4]
永禄十一年(1568年)6月,足利义昭辞别朝仓义景,25日到达岐阜,居于立政寺。在义昭遍邀豪族,共襄盛举的同时,信长也紧锣密鼓地筹备上洛之事,9月7日,信长率领尾张、美浓、北伊势再加上三河德川家康派遣的援军,共计6万大军奔赴京都,途中浅井长政也领军加入。[8]织田信长挟足利义昭入主京都的第二年(1569年),二者的矛盾就从一封文书暴露了出来。“信长于正月十四日制订幕府殿中规定。
最早织田信长被称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龟三年(1572年),由于秀吉的情报操作,加上信长本人亦曾自称第六天魔王(一说当时僧人害怕他对其的绰号)。当时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写了封信给信长,并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而信长给信玄的回信书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