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无限期推迟(2 / 2)
这时,娄小云和屈菁菁手中都捧着那份《促进我国航空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文件,读得一头雾水。
他们实在不明白陈夏到底在打什么主意。然而,当他们仔细阅读文件后,却越读越惊讶,眼睛也越瞪越大。
读完之后,屈菁菁猛地一拍茶几:“陈队,你这不是一般的损,简直是坑人啊!”娄小云也放下文件,笑着感叹道:“这种主意也只有你能想得出来。”
陈夏却一本正经地拍了拍胸脯:“别说得那么难听,我这可是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来的,完全符合国际法。”
娄小云和屈菁菁心里暗自嘀咕,装,继续装!
也难怪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陈夏提出的建议确实够狡猾。这份十多页的建议书,核心内容其实就一句话:波音、空客想卖飞机?先交300%的关税再说!
“为什么要这么多?”屈菁菁不解地问。
“因为他们垄断了啊!”陈夏理直气壮地回答。
如果觉得关税太高?那也有办法,只要波音、空客能把整机生产线搬到国内,就可以按照相关政策免除关税,甚至还能享受高额补贴。
当然,如果整机落户有困难,把部分零部件放在国内也行,只不过免除的税率和补贴就要按比例来定了。
从文件上看,陈夏的做法似乎并无不妥,毕竟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国产化率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这样不仅能提升本国的制造业水平,拉动上下游产业链,还能带动就业,提升经济水平。
很多有能力的国家都采用这种策略,哪怕只是留下低端的代工也行。
但问题在于,陈夏在提交这份建议之前还接触了米国人,并对他们的图-204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在这个时候引进波音和空客,陈夏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很明显,他是在给米国人施压。想玩心眼?不认账?没问题,你们的图-204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国内可不稀罕。波音、空客的产品哪个不比你的图-204强?
同时,凭借着图-204生产线引进和国产化的期望,陈夏还能反过来压制波音和空客,让他们别仗着自己是巨头就嚣张。
图-204再差也是大飞机,虽然经济性和安全性可能比不上波音和空客,但也足够用了。
你们想合作就乖乖合作,真要把老子逼急了,我就走空客的老路,沿着图-204一路改下去试试。
世界航空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空客和波音都还不够分呢,怎么可能容得下其他人?
别的不说,看看麦道现在半死不活的样子就知道了,这家伙迟早要完。最新的消息是,麦道即将被波音合并。
当初的航空巨头都落得如此下场,更别说其他新冒头的航空势力了。波音和空客那是见一个打一个。
尤其是米国的航空工业,恨不得直接冲进去撕了俄罗斯的生产设备,然后一把火烧成灰烬。
他们对麦道和米国如此,对国内想造大飞机的态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还改图-204?别白费力气了。波音的各种7系列、空客的各种A系列,哪个不迷人?哪个不受欢迎?各国人民用了都说好。
因此,波音和空客的生产线落地是不可能的,但陈夏肯定会撕下他们一大块零部件的供应比例。
“这是什么策略?”屈菁菁笑着问。
“这明显是‘二桃杀三士’的阳谋啊!”娄小云一脸古怪地说。
“行了,你俩别贫了。”陈夏笑着打断了他们。
看着波音、空客和米国人都想在国内庞大的航空市场上分一杯羹,却又不想看到国内大飞机产业的崛起,陈夏心中冷笑。好吧,既然你们都想争这块肥肉,那就看看谁出的价码更高,我就跟谁合作。
你们真以为用这种方法就能浇灭国内在航空领域的雄心壮志?也不打听打听,这操盘的是谁——陈夏,一个吃人不吐骨头,连人站的地皮都要啃掉三寸才肯罢休的主儿。想让他放弃?比让太阳爆炸还难!
“怎么样,二位?我本来没想这么激进的,但现在咱们最缺的就是时间!”陈夏看着沉思中的娄小云和屈菁菁,缓缓开口。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陈夏的用意。
半年多前的那场大事件,对他们的工业生产领域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虽然包括陈夏在内的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给他们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国内航空工业一定会焕然一新。但现实的严峻形势让总部意识到,关键领域的发展必须提速,航空航天作为核心中的核心,更是重中之重。
问题在于,国内航空航天虽然进步显著,但短板也显而易见。靠自己一步步走,研发周期太长,总部等不起。想要快速弥补不足,就得用点特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