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入贵州(1 / 2)
数日之后,远在成都的江宁收到锦衣卫送来的情报,一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虽说江宁此前已做了万全准备,甚至不惜动用隐藏在暗处的锦衣暗卫,和自己百岁高龄的好师傅神虚子。
但在未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心中始终忐忑不安。
毕竟他能做出这么多事,全靠着朱由校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要是朱由校这个关键“水晶”被爆了,那江宁可就真就连哭的地都没了。
江宁兴奋地对身旁的李若琳说道:“老李,如今京城那边总算是彻底解决了,朝堂上的东林党人,还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勋贵,都被一网打尽。”
李若琳接过密报,仔细看了起来,随后笑着回应:“这还得多亏陛下圣明,以及大人您的未雨绸缪啊。”
江宁笑了笑,说道:“我也不过是运气好,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
真没想到赵南星和叶向高胆子这么大,竟敢在京城公然发动叛乱。
好在皇上英明神武,把这群乱臣贼子都收拾了。
如今京城局势稳定,接下来咱们也该准备前往贵州了。
如今安邦彦把贵州局势彻底搅乱。”
紧接着,江宁又对李若琏吩咐道:“老李,立刻从查抄贪官污吏所得的银子里,拨出一部分交给巡抚朱大人。
让他用这笔钱为大军在四川境内向百姓采购军粮。
毕竟接下来的日子还长,这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消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若琏赶忙点头,随后匆匆离去。
此时,江宁转身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目光落在贵州和云南的区域,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心中暗自思忖:这下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安邦彦了。
安邦彦的利用价值已经榨干,而且他在贵州闹出的动静,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随即,江宁的目光又转向山东的地图,嘴角不禁再次上扬,喃喃自语道:“我筹谋这么久,如今京城东林党人的谋逆之乱已被彻底平定,西南局势也尽在掌握之中。
接下来,就看山东这颗棋子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与此同时,江宁不禁感慨起来:“曾几何时,我江宁也是赏罚分明,从不牵连无辜。
可身处高位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如今,这一件件、一桩桩大事都办成了,可其中又牵扯了多少无辜之人的性命呢?
我对此却无能为力。
在朝为官,身处高位,就如同乘船,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很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江宁开始理解起当年的严嵩和张居正。
“屠龙者终成恶龙”,并非是他们忘却了最初的理想与抱负。
就拿严嵩来说,年轻时初入朝堂,两袖清风,一身傲骨,还与有“圣人”之称的王阳明是至交好友,二人时常一同探讨学问、坐而论道。
后来因不满刘瑾专权,他一气之下辞官回家,闭门读书长达十年。
可最后,却变成了自己年轻时最痛恨的样子,也落得了个千古骂名。
张居正同样如此,他为大明造就了中兴盛世,死后却惨遭清算,饱受诟病。
真正能做到让所有人称赞的,大概只有海瑞了。
但海瑞和张居正又大不相同,海瑞是为天地立心之人,张居正则是为生民立命之人。
海瑞孤高耿介,力求维护世间的道德水准。
张居正推行革新,只为确保世人能更好地生存。
江宁忍不住思索,多年以后,世人又会如何评价自己呢?
是千古奸佞,还是治事能臣?
………
十日之后,方孝忠率领着一批赴任的官员抵达成都。
江宁也趁机向方孝忠详细询问朝堂当下的最新情况。
听完方孝忠的讲述,江宁也彻底放心下来。
当即便传令卢象升、曹变蛟二人,让他们着手整顿兵马,准备开拔前往贵州。
同时,朱燮元妥善安置一众官员,让他们分别前往四川各地任职。
之后,又将朝廷关于土司任职的文书,一一派发到各位土司手中,催促各地土司尽快赴任。
…………
又过了十日,江宁带领着李若琏、曹变蛟、卢象升等人,统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成都,向着贵州进发。
四川巡抚朱燮元与蜀王朱至澍,还有四川总兵杜文焕亲自出城相送。
临别之际,蜀王朱至澍拉着江宁的手,又是往他手里塞一堆东西,嘴里更是忍不住反复叮嘱道:“江大人呐,当初你答应本王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忘了!
本王就在成都,不管风里雨里,都盼着你的好消息呢!”
江宁自然明白蜀王朱至澍说的是,移藩海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