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1 / 2)
一位外地游客在品尝完特色菜后,竖起大拇指说:“这家店不仅菜好吃,还能从菜品里感受到当地的文化底蕴,真的太棒了!”然而,就在饭店逐渐恢复元气之际,又出现了新的波折。
由于活动期间客流量大幅增加,对厨房设备的使用频率也大大提高,一些老旧设备开始出现故障。
一天晚上,临近用餐高峰,炉灶突然冒出浓烟,无法正常使用。
厨师长心急如焚,跑到王建业面前:“老板,不好了,炉灶坏了,这可怎么办”王建业心里“格登”一下,但很快镇定下来:“别急,马上联系维修人员,看看能不能尽快修好。
同时,通知其他厨师调整烹饪计划,优先使用其他可用的设备。”
这边维修人员还没赶到,订餐电话却响个不停。
接线员小王焦急地说:“老板,好多顾客订餐,可这炉灶……”王建业深吸一口气:“先稳住顾客,告诉他们我们会尽力保障菜品供应,上菜时间可能会稍有延迟,请他们理解。”
在王建业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员工们齐心协力,一边等待维修人员,一边调整工作方式,尽量保证菜品供应。
维修人员终于赶到,经过一番紧张抢修,炉灶恢复了正常运行。
“总算是修好了,真悬啊!”厨师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长舒了一口气。
王建业拍拍他的肩膀:“辛苦大家了。
这次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要定期检查维护设备,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
经过这次小波折,饭店又恢复了正常的营业节奏。
随着口碑的积累,越来越多的顾客成为王氏饭店的忠实粉丝。
不仅苏州本地居民常常光顾,外地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
“听说这家饭店融合了苏州和徐州的特色美食,我们专门从外地赶来尝尝。”
一群来自北方的游客兴奋地说道。
在饭店的角落,一位美食评论家正细致地品尝着菜品,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用餐结束后,他找到王建业:“王老板,我在各地品尝美食多年,你们饭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无论是菜品的口味,还是应对危机的方式,都展现出了很高的水准。”
王建业谦虚地说:“谢谢您的认可,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
……
九十年代中期,马鞍山的解放路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市井画卷。
王建业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个繁华地段开设了一家主打徐州风味菜肴的分店。
分店开业那天,店门口张灯结彩,喜庆的红色横幅随风飘动,鞭炮声噼里啪啦响彻整条街道。
王建业站在店门口,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心中满是对店铺未来的期待:“我这正宗的徐州风味,肯定能在马鞍山闯出一片天地!”店内装修朴实而大方,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挂着几幅展现徐州风土人情的画。
厨房里,厨师们早已准备就绪,炉灶上的火焰呼呼作响,各种食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然而,现实却给了王建业沉重的一击。
开业首周,饭店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顾客们走进店内,尝试着点了招牌“徐州地锅鸡”,可当菜品端上桌,问题却接踵而至。
一位身着淡雅旗袍的本地女士皱着眉头,尝了一口地锅鸡后,轻轻放下筷子,对服务员说道:“姑娘,这鸡也太辣了,我们马鞍山人可吃不了这么辣的菜,能不能帮我退掉呀”服务员面露难色,无奈地回答:“实在不好意思,我去问问老板。”
不一会儿,王建业匆匆赶来,满脸歉意地说:“实在抱歉,给您带来不好的体验。
这道菜是我们徐州的特色,可能辣度不太符合您的口味。
要不我给您换一道别的菜”女士摇摇头:“算了,可能确实不太习惯这种味道。
希望你们能改进改进。”
说罢,便和同伴起身离开。
王建业望着离去的顾客,心中十分失落:“怎么会这样这在徐州可是备受欢迎的菜啊,怎么到了马鞍山就……”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多位顾客因为地锅鸡的辣度过高而退菜。
店内的气氛变得有些沉闷,厨师们也都眉头紧锁。
与此同时,隔壁“采石矶茶干店”的老板黄老板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慢悠悠地走过来,阴阳怪气地说:“王老板,我听说你这北边的粗菜,在咱马鞍山不太受欢迎啊哪比得了咱们的细作我们马鞍山的菜,那可是融合了徽菜的咸鲜和淮扬的清淡,讲究的是个精致。
你那重盐重酱的徐州菜,恐怕很难在这里打开市场哟。”
王建业心中燃起一股怒火,但还是强忍着,咬咬牙说道:“黄老板,话可不能这么说。
每个地方的菜都有自己的特色,我相信我的徐州菜一定能在这里找到立足之地。”
黄老板轻蔑地笑了笑:“哼,那我就等着看你怎么翻身咯!”说完,便转身走回自己的店里。
望着黄老板离去的背影,王建业的心中涌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就不信这个邪,一定要让徐州菜在马鞍山扎根!”为了找出问题所在,王建业决定带着厨师团队走访马鞍山的菜市场。
清晨,菜市场里早已热闹哄哄。
各种摊位一字排开,新鲜的蔬菜、活蹦乱跳的河鲜、色泽诱人的豆制品琳琅满目。
王建业一行走进菜市场,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他们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观察当地人的买菜偏好。
只见不少摊位前,鳜鱼、河虾等河鲜备受青睐,摊主们一边热情地叫卖,一边熟练地处理着活鱼鲜虾。
王建业走向一位卖鱼的摊主,笑着问道:“老板,你们这儿的河鲜卖得挺火啊,平时都是本地人来买得多吧”摊主乐呵呵地回答:“那可不,咱们马鞍山人就好这口河鲜,新鲜又好吃。”
不远处,一个豆制品摊位前也围满了人。
王建业又走过去,拿起一块茶干,向摊主询问:“师傅,你们这茶干很受欢迎啊,一般都咋吃啊”摊主热情地介绍:“这茶干吃法可多了,凉拌、炒菜都好吃,还能用来炖汤,味道别提多鲜美了。”
通过一番走访观察,王建业心中有了主意。
他把厨师们召集到一起,认真地说:“大家也看到了,马鞍山人偏爱河鲜与豆制品。
咱们得根据当地口味把菜品改良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