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篇外:出偏】(2 / 2)
“贪”会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
这位友友执迷于见到“去世的母亲”。
只要你贪,你就会感召各种“神奇”的路数等着你。
每个月1800,一年就是两万多。
而且,再重申一次,在玄学里面,被骗钱只是最轻最轻的后果。
如果执着于外求,人很容易迷茫和混乱。
比如
麻烦看到这里的友友帮忙去本书的第一个段评处留言:提醒大家看完书后再调整,别还没看懂就乱改,心要先笃定
这位友友说,他买了“五行阴阳符”,运势更差了。
又买了五帝钱,运势进一步恶化,心里犯嘀咕又取掉了。
然后又买了四个“石敢当”,摆上后感觉更不好。
然后凌晨两点多给我留的言。
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借助外力之后,明明已经看到效果不好了,仍旧没有认真的想一想,是不是要先把四处飘散的注意力收回来。
于是他继续四处找大师。
哎,除了放下执着,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啊。
别看网上那些小视频里吹得这么布局、那么显化的有多厉害,你就看这个世界最终的结果就行。
为什么最大的几个宗教只有儒家、道家、佛家和基督家?
其他那么会布局、那么会显化的,怎么不见得他们更有名气?
又是因为大爱吗?
比各大宗教还要大的爱吗?(笑哭)
关于修行,儒家、道家和佛家其实讲的核心内容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和佛家的放下,最根本的意思都是说不要执着。
只要有执着,就会有贪念。
有贪念,就容易入魔。
所以各种修行法门,都强调放下执着,戒除贪念。
好多人还在问怎么修行?
【能把执着和贪念放下,就是很好的修行了。】
再比如,儒家作揖、道家抱拳、佛家合十,甚至于跪拜等姿势,表达的都是谦虚和恭敬。
只要心意到了,具体用哪种姿势并不重要,不必拘泥于表相。
不过修佛和修道的人,因为涉及到了神通,所以很多人容易被带偏。
如果理解不了儒释道是相通的,容易执迷于神通的人,建议从儒家经典开始自修。
(下一章是一位友友发来的他的个人经历,总共写了一万多字,我完整地复制出来给大家看看,等下下一章我们再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