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两难的选择(1 / 2)
作为一部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3》自然不受评论界的欢迎。
实际上影片的观众口碑相当不错,但媒体却对影片有相当多的批评。
《好莱坞报导者》就给出差评:“《钢铁侠3》剧本的逻辑性、故事性、复杂性、可信性、人物塑造、情节紧张度都只能在四十分。
托尼斯塔克几乎只剩了一个钢铁侠的影子,他像那些易碎的钢铁盔甲的碎片,散了一地无法收拾。
这部片子,既没有让人激动起来的、扣人心弦的层层铺垫,最后高潮,也没有前两部那种偶尔宁静的、温暖的场景,一切但凭意气和粗心。”
《华盛顿邮报》则认为:“《钢铁侠3》选取的故事线索在于托尼斯塔克如何突破自我战胜对科技的依赖以及对未知文明的恐惧,蝙蝠侠和蜘蛛侠都曾遇到这种问题。
这是一个了无新意又充满沉重意味的主题,但这也是最安全的一个主题,因为这是一部和需要中國的深度合作的影片。
除了让英雄走下神坛像个正常人一样,经历恐惧和烦躁完成自我成长,以及给出正义必胜的终极结局,其他任何想法都是存在潜在危险的。”
《华盛顿邮报》着力批评了两位中國演员那几分钟的戏份,认为这是小吉伯特讨好中國市场的举措,像一个舔狗一样。
对此,作为小吉伯特的喉舌,《洛杉矶商报》给出回应:“如果《华盛顿邮报》能在中國市场每周卖出十万份报纸,恐怕报社总编都能扮成蛤蟆跳蛤蟆舞取悦中國观众。”
《洛杉矶商报》的意思就是你就是没市场,你要有市场你舔得比小吉伯特还开心。
资本主义社会,本来就是向钱看齐,不看中國观众贡献的票房片面的讨论其讨好中國观众是不客观的。
况且这几年比小吉伯特舔得过份的好莱坞影片多了去了,为什么就抓住小吉伯特不放
每个媒体当然都有立场,在立场之外还有钱的立场,很难说这些报纸上的差评和暑期档的竞争对手没有关系。
因为小吉伯特在前面挡着,《钢铁侠3》的演员们很幸运的躲过了舆论场上的纷争。
小罗伯特唐尼和小吉伯特开玩笑:“明明我是主演,但报纸上都不提我,搞得我像是局外人一般。”
小吉伯特只能无奈学阿詹摊手:“没办法伙计,我的仇人比较多。”
小罗伯特唐尼认同的点点头:“这个确实。”
作为暑期档的绝对王者,小吉伯特树敌无数,向来是暑期档被其他电影公司针对的对象。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出品的电影在暑期档太具有竞争力了。
如果一年执导一部电影,大家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就那一部。大不了肥肉给你,我们大家分点瘦肉。
但现在的关键是,小吉伯特不只是吃肥肉,瘦肉也要,最后给其他人留点肉汤溜溜缝,这谁受得了
所以每次到了暑期档,基本就是小吉伯特遭到疯狂围攻的时候,但没有效果,影片还是该赚钱赚钱。
《钢铁侠3》次周末迎来了派拉蒙发行的新片《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挑战,《星际迷航》系列可以说和《星球大战》可以相媲美的经典科幻电影系列了。
从1979年的第一部《星际迷航:无限太空》,再到最新第一部的《星际迷航2:暗黑无界》,系列电影已经十二部,走过了34年的时间。